【我校】微时代环境下大学生非理性网络宣泄应对与处理机制研究——基于一场学院网络事件的个案研究
日期:2023-12-22 08:00:00  发布人:张艺恬  浏览量:2

糖心vlog 邓小菊、王岸洋、易艳华

引言

微时代的信息传播具有速度快、范围广、情感色彩浓等特点,高校网络舆情的应对与处理机制需要适应微时代环境的特点,及时发现和处理校园网络中的热点事件和不良信息,维护学生的权益和校园的稳定和谐。

一、背景介绍

我校是一所位于湘西北地级市的师范类高职高专学校,拥有近万名在校学生和数百名教职工。学校分设5学院,其中艺术学院由音乐教育、舞蹈教育、美术教育、环境艺术设计等艺术类专业组成,专业较多,体量小,学生人数少,但承担了较多的艺术活动。

二、事件概述

一年一度的校运会中,盛大的开幕式是每一届校运会最精彩的看点。开幕式是由所有学院组成的方阵表演赛,每个学院、每支队伍都卯足了劲,利用一切休息时间进行排练,都希望成为校运会上最出彩的队伍。在校运会方阵中,别的队伍动辄三五百,但艺术学院方阵学生才刚刚过百,体量小,又有艺术功底,所以排练起来很快。作为分管学生工作副书记,邓老师经常与大家一起陪练,也见证了学生们的努力。校运会开幕式当天,艺术学院表演方阵很出彩,不愧为专业的,表现不错。

为了更好的服务学生,也随时了解学生动态,学院组建了一个学生工作qq群,绝大多数学生都在该群。开幕式后,邓老师发现学生工作群里出现了一些牢骚,原来,开幕式上,主持人在报幕时因一时疏忽,忘记报“艺术学院”,因为艺术学院方阵是最后一个出场,且最后有一个五个学院一起上场的环节,所以,学生非常在意,认为这是某些人“故意而为之”。看着部分学生口不择言,学生会干部也是群管理员对几个同学设置了“禁言”处理,但这更加引起了大家的不满,大家开始你一言、我一语的“控诉”学校的种种行为,表达种种不满,情绪越来越难以控制。

近一年的相处,邓老师了解艺术学院学生多才多艺,但他们敏感,因为文化成绩较差,所以比较自卑,他们更希望得到肯定和关注。邓老师一方面让辅导员在群里进行正确引导,并立刻组织召开主要学生会干部会议,另一方面却并未阻止学生继续发言,只是密切关注,对待群里数个@自己的留言,也选择“视而不见”,利用中午时间,迅速写了一篇《致艺术学院所有学生的一封公开信》(见附件1)。

信件里面集中回复了大家的问题,包括主持人播报口误、宿舍调整等等,并第一时间推送到qq群。很快,qq 群安静下来,学生干部点了赞,部分学生表达了谢谢,更多的学生选择了安静。当天下午,邓老师跟校运会组委会进行了沟通,宣传处当晚就将开幕式视频制作了出来,当学生看到后期剪辑时真的做到了把“艺术学院”几个字加上去时,邓老师收到了好几个私聊,大多是“谢谢”和“对不起”。

三、案例分析

这个案例揭示了网络世界中大学生参与网络舆论的重要性和影响力。大学生是网络世界的主要参与者,也是网络舆论场的焦点之一。

(一)高校网络舆情的特点

一是传播速度快。微时代的信息,传播速度以秒计算。高校学生是 qq信等社交媒体的主要用户群体,他们习惯于在社交媒体互动。遇到突发情况,他们会习惯于通过网络寻求帮助,在学校管理方面,他们也习惯于通过网络发表意见,碰到不如意的事情,他们更是通过网络吐槽或者发牢骚,一旦发生突发新闻或者热点事件,尤其是与学生相关的事件,各类信息会迅速在校园网络中传播开来。

二是影响范围广。高校学生社交媒体使用种类多、频次高、流量大、影响范围广,一旦某个话题演变成事件,将迅速占领网络风口,尤其是极少数学生因受外力挑唆而故意渲染,还有可能是网络舆情的制造者和传播者,形成网络旋涡,影响力破坏力将非常大。

三是情感色彩浓。高校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价值观还未完全形成。他们对学校的建议往往伴随着不满和牢骚,同时,受信息差等因素的影响,他们往往只能站在本人立场上去考虑问题,他们的意见或建议带着强烈的感情色彩。

(二)高校网络舆情对学生的影响

热点新闻、校园突发事件一旦出现,尤其是涉及他们切身利益的事件,若得不到合理解决,便会很快在各类网络平台中发酵,甚至一发不可收拾,影响大学生的思想行为。

一是过分放大负面情绪和行为。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三观还未完全定型,特别容易出现人云亦云的情况,一旦出现某几个或者某小部分学生对某些事件感到不满或愤怒时,他们往往可能会通过网络发泄负面情绪,网络舆论则容易放大这些情绪和行为。如果学生的情绪没有出口,任由宣泄,不加以合理的引导和排解,极有可能造成难以估量的后果,甚至出现群体性事件或者暴力冲突等等。

二是对学习和生活造成影响。网络的虚拟世界中,绝大多数的学生可能只是一个看客,抱着看热闹的心理。但校园新闻和突发事件毕竟是身边事身边人,特别是可能涉及到他们的切身利益,他们极有可能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关心关注甚至是参与讨论与评判,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对他们的学习和生活造成影响。特别是有部分自媒体和境外媒体在不了解事情的情况下,可能恶意曲解、故意大肆渲染,制造混乱,扰乱学生正常学习生活。

三是引导和塑造价值观。大学时期正是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来自网络铺天盖地的信息让他们应接不暇,要么无暇辨别真假要么人云亦云,很容易被误导甚至被利用。网络舆论的传播和讨论可以引导大学生形成和塑造价值观。积极的网络舆论可以强化正确的价值观,而消极的网络舆论则可能干扰和扭曲价值观。

对于高校辅导员及教育管理者来说,应该随时了解大学生的关注点,随时关注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及时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帮助他们排解情绪,解答困惑,帮助他们健康成长;在解决学生问题时,要开展一站式服务,不要人为设置困难和障碍。一旦出现可能的网络舆情,要争分夺秒的跟进处理。

四、解决问题

本案例中,当qq负面消息开始铺天盖地的时候,老师想着的不是堵,而是疏,是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的陈述事实,让学生第一时间了解事情的真相,让学生冷静下来换位思考,达到了治标还治本的效果。面对网络热点或者舆情,辅导员和德育工作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及时关注和响应。辅导员要有着较高的政治敏感性,当涉及大学生的热点新闻、校园突发事件出现时,应及时通过校园网络、社交媒体等渠道及时了解学生的意见和看法,并给予支持响应,通过官方渠道及时发布信息,第一时间回应学生和社会的关切,采取措施解决学生的问题。

二是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有效的沟通渠道是对话学生、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的有效方式,辅导员和德育工作者可以通过qq微信等构建院系班三级网络,建立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沟通机制,及时了解学生需求,及时回应学生,及时帮助解决问题。

三是加强教育引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在平时的教育工作中,辅导员和德育工作者要提高对学生思想动态的关注和引导,要学会引导他们甄别真假信息,引导他们如何应对网络舆论,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院系可通过开设相关课程、组织研讨、举办讲座、召开辩论赛等活动方式,加强思想教育和引导,帮助学生了解网络舆论的特点和处理方法,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和看待问题的能力。

四是提供心理支持,建立心理干预机制。大学生还处于刚刚脱离家庭的时期,面临困惑时更容易寻求陌生人的支持和帮助,特别是涉及到自身切身利益时,他们可能会焦虑、负面情绪严重,这时,辅导员应该尽可能通过心理咨询、心理疏导等提供心理支持,一方面帮助缓解不良情绪,提高应对压力的能力,一方面鼓励他们积极面对和处理问题。

五是加强教育,强化学校内部管理。如何正确的使用网络,如何理性看待未经核实的非官方的信息,如何理性参与网络舆论的讨论,这是一线辅导员和院系德育工作者首当其冲应该做的事情,教育大学生不随便转发、不盲目跟风、不随意传播不实信息,恶意揣测、攻击他人,不发表不当评论,引导他们正确的使用网络。同时,要加强内部管理,加强对学生社团、协会等组织的监管力度,防止不良信息和行为的产生;并通过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规范使用网络,惩戒不听劝阻或者违反规定的行为,共同维护校园网络的健康和安全。

五、总结经验教训

古人云“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在这个全新的微时代环境下,信息传播速度以秒计算,高校网络舆情的影响力极大。如何能迅速处理网络舆情,我们主张必须建议一套行之有效的应对与处理机制,尽可能做到早预防、早干预。本案例中,邓老师通过前期建立的预警机制,对qq群进行动态监测,及时发现了可能引发网络舆情的热点事件,为了防止事态扩大,她没有对那些“疯狂吐槽”“扇阴风点鬼火”的匿名发言学生实行禁言,而是给他们一个发泄情绪的口子,并第一时间通过撰写面向全体学生的一封信,对话全体学生,回应学生,并进行必要的规劝和引导,做到了有效沟通,避免了网络舆情的进一步发生,后续又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办法进行补救,平息学生怒火,做到了平时预防,问题出现早发现、早判、早引导、早处置,并进行了后期补救,真正维护了学生的权益和校园的稳定和谐。

附件:

致艺术学院全体学生的一封公开信

各位亲爱的同学:

大家好。我是学院邓老师。

首先我代表学院感谢大家,尤其是走方阵和开幕式参演的同学,这十多天的 努力排练所流的汗水得到了丰硕的回报,据在主席台观看演出的领导和老师们说, 演出很成功!

其次,就今天主持人在报幕时口误,忘记播报“艺术学院”一事,我也跟大家一样,表示很遗憾和难过。毕竟,我们辛苦这么久,应该得到肯定。但是,各位同学,在遗憾的同时,我想表达以下意见:

第一、我们的努力已经得到了肯定,观众的印象和掌声就可以说明。一个人内心的强大和精神的成长才是最最重要的,难道没有播报“艺术学院”就证明在足球上舞动的那群精灵是旁人或者是别的学院的学生吗?

第二、一直以来,在彩排和联排的时候,主持词一直都是“艺术学院和其他所有演出人员”,可能今天临时增加了两位唱歌老师的名字,最后才导致主持人 出现口误,所以,请相信,这不是学校歧视我们学院,更不是大家眼里有意为之 的“政治行为”。而且这一点,我刚刚已经跟总裁判长核实过了,主持词上清清 楚楚的写有“艺术学院”,也有唱歌的老师名字。

第三、主持人跟大家一样,也是两个学生,你们也见证了他们这几天的辛苦, 除了今天我没在主席台上,前几天联排时我一直都在,相信大家也看到了,我可以证明主持词一直在做小的修改和调整,所以,出错的几率确实有,只是正好今 天被我们遇到了。将心比心,邓老师希望大家能原谅他们,他们也不希望出现失误——谁不想完美的展现自己呢?或者,他们也正后悔。作为老师,我选择原谅他们。如果主持人是大家,是你们中的一员,是我艺术学院的娃,我也会原谅, 甚至有可能会——护短。

第四、已经出现的失误,不会因此而重新来过。我已经跟校运会组委会联系,总裁判长也已经跟学校宣传处说明,只能在整个校运会视频的后期制作上想办法,他们说在后期视频时尽量想办法将我们学院加上去。

第五、昨天官网的“剧透”,我看了。说实在的,我也想在里面找那么一张两张大家的靓照。最后没找到,但这一点也不奇怪啊!校运会排练场上几千学生,我们所占比例实在太小了。再说,拍照的都是学校新闻中心的学生,他们分得清哪个节目是我们学院的吗?还有,你们在排练的时候,老师们也在场,“剧透” 里好像仅有一张老师的照片,那没在的老师是不是也该委屈“为什么没有我”?同学们,新闻采编,每个人有着不同的视角,成为明星也许就在一刹那,没有遭遇“剧透”,没有成为“明星”,大家倒真不用遗憾。我更不希望看到出现大量的没有口德的“键盘侠”。请所有同学,拿出你们自己应有的素质——积极进取、阳光乐观——这才是当代大学生,这才是时代的佼佼者,这才是未来!

同学们,通过这件事,大家也该明白一个道理,有时候,我们的一个无心之举,可能会深深的伤害到别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将心比心,我不希望这件事 再继续发酵了。大家有怨言,我可以理解,但我不能理解有的同学大放厥词,更不希望个别同学以此作为自己不遵守相关纪律的借口。

另外,关于寝室的调整,这是我不能左右的事情,我只能说计划赶不上变化。我也希望大家尽早住上新寝室。住10人寝的同学,我表示抱歉,本学期开学的时候,我给了大家选择——可以搬到学姐的寝室,但可能就要搬2次,麻烦;不搬,可能就只需要五月份搬一次。绝大多数同学也跟我一样,选择了不搬,相信,那个时候,你也是相信:五一的时候,学校新寝室就能住啦。只能说,大家和邓老师一样,也是相信能如期完工的。需要说明的是,我们学校的所有建设都是政府的“交钥匙工程”,所以,新寝室什么时候投入使用,更多的,不是学校说了算。当然,邓老师说了更不算!想想,大家着急,我不急吗?实际上,学校领导更着急,你所不知道的是,他们做了大量的工作,也一直都在做工作。

最后,我想把曾经看到过的一句话送给大家:母校是什么?母校就是我每天可以骂她千遍万遍,但是绝不许旁人骂一遍的地方。她是我们多年后梦魂牵绕的地方。所以,学校再破再烂,我们也在这里呆了三年,这里有我们的汗水、泪水,有我们的欢歌、有我们的笑舞,这里给了我们展示自己的舞台,这里,留下了最 绚丽的青春

核发: 点击数:2 收藏本页
分享到
相关链接